2011/12/4 22:06:52
【案情简介】
事故发生后,深圳市XX有限公司向刘某垫付了医疗费18500元、预付了生活费7000元, 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向深圳市XX有限公司赔付了医疗费10000元。
【争议焦点】
原告刘某与康某负同等交通事故责任,民事赔偿责任比例是否各占50%呢?
【代理意见】
刘某前来本所咨询该案时,自称自己负50%的责任。律师查阅全卷材料后,告知刘某,其只需自负40%的责任。刘某将信将疑。律师向其详细讲述和分析了法律关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赔偿责任的划分。刘某最后委托本所律师代理该案。代理律师依据法律规定,搜集全案证据材料,为刘某提出了本案的诉讼主张,要求对方负60%的赔偿责任。
【审理结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原、被告对交警部门所作的责任认定无异议,法院予以确认,原告刘某与康某应负事故同等责任。被告保险公司系肇事车辆承保单位,应在该车辆所投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对原告刘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康某事发时在为被告深圳市XX有限公司履行职务,故应由被告深圳市XX有限公司(肇事车辆登记车主和康某工作单位)对原告刘某在上述交强险责任限额外应得赔偿款承担60%的赔偿责任,原告应自行承担损失的40%。
作出判决如下:
一、确认原告刘某因本案道路交通事故应得赔偿总额为人民币135817.84元;
二、被告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应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刘某人民币112000元;
三、被告深圳市XX有限公司应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刘某在保险限额外应得赔偿款人民币23817.84元;
四、驳回原告刘某其他诉讼请求。
【相关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19、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需要减轻机动车方赔偿责任的,一般按照以下原则减轻责任: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20%;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40%;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60%;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80%。但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机动车方的减轻比例不超过90%。
【案例评析】
《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的事故责任不等同于事故责任方的赔偿责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19条第(2)项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需要减轻机动车方赔偿责任的,一般按照以下原则减轻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40%。”
本案中,刘某为行人,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虽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方的责任减轻比例不得超过40%,即机动车方至少应承担60%的赔偿责任,刘某自负40%的赔偿责任。如果刘某按照自己的理解与对方和解或自行起诉,其获得的赔偿将至少比本案判决的金额少10%。
(本案例根据国晖所(2009)MS387-1278-2122号档案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