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讨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赔偿处理的相关情况。
骨折是道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伤害类型,骨折按骨折线的形态分,可有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骨折伤害达到一定的程度,符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下称《评定》)伤残等级标准的,即可构成伤残。
骨折的类型很多,依据《评定》,骨折常见的伤残等级标准有:
一、八级伤残标准:胸椎或腰椎二椎体以上压缩性骨折、 12肋以上骨折;
二、九级伤残标准:胸椎或腰椎一椎体粉碎性骨折、 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粉碎性骨折;
三、十级伤残标准:胸椎或腰椎一椎体三分之一以上压缩性骨折、 4肋以上骨折、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线性骨折;
常见的骨折伤残情况如上述情况主要集中在八级、九级以及十级伤残,构成伤残的,依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规定,受害人除了一般性的赔偿项目外,还可主张
伤残赔偿项目赔偿,包括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此外,精神损害抚慰金也是伤残案件的常见可获赔偿项目之一。
对于赔偿项目的计算具体可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残疾赔偿金为例:
残疾赔偿金 =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伤残赔偿年限 × 伤残赔偿指数,其中,上一年度的相关收入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政府相关统计数据确定;伤残赔偿年限与受害人的年龄有关,60周岁下20年、60至75周岁20-(受害人年龄-60)年、75周岁上5年;伤残赔偿指数为8级30%、9级20%、10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