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别人发生交通事故,二审后多长时间赔付?
2017/5/18 10:05:00
摘 要:本文介绍在诉讼途径下,受害人方多久可以获得赔偿款的问题。
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受害人可以采取和解、调教或是诉讼的途径,其中诉讼途径多适用在争议大,事故损害大的案件,后者如伤残案件、死亡案件。诉讼的优势在于一经法院确定判决赔偿数额,受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那么,诉讼途径下,受害人多久可以获得赔偿呢,这要根据法院判决明确的时间以及具体执行的情况:
一、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161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法院判决时会明确被告支付赔偿款的时间,该时间就是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时间。
二、普通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判决书明确支付时间,如果被告方在法定的时间内没有支付,受害人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三、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17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判决书明确支付时间。
四、诉讼中和解或执行和解
如果各方在诉讼中由法院主持调解成功或是在受害人强制执行后达成和解的,那么,具体支付的时间可以由调解协议以及和解协议确定,可以是分期付款。这种情况下,具体获得赔偿款的时间就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为了保证诉讼一次成功,在首次诉讼时,为了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受害人应当在专业交通事故的律师的协助下完成赔偿事宜,切忌自行打官司。